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的史前文化

  • 出版社: 遠足文化
  • 出版日期: 2004/01/01
  • 作  者: 何傳坤
  • 繪  者: 王顧明
  • 譯  者:
  • ISBN: 9867630165
  • 類  型:
  • 適讀對象: 國小高年級以上
臺灣的史前文化封面圖

書籍簡介:

透過學者專業的觀察及書寫,呈現最新最重要的史前文化資料,加上精緻及多樣風格的繪圖,將原本生硬的史料,表達出另一種童趣,讀來更覺豐富。 史前文化在最近掀起一股熱潮,讓這些原本就存在於地底下的文物,有了一種重新與大眾見面的機會。其實這些文物或文化層,一直都在我們的「腳底下」,只是在不同的時間點或藉由不同的機會,能重見光明,與大眾見面。
《台灣的史前文化》一書即是將這些「地底下的文化」以分區的方式來介紹,整個台灣史前文化發展的概況,還有以專文的方式介紹重要的遺址,整本書讀來充實又有趣。

◆專家導讀:程樹德先生(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副教授)

達爾文在十九世紀就曾推論,人類起源於非洲,當時他的證據基於大猿在非洲的種類,多於其他各洲,這說法不曾受當時的學者重視,一直到二十世紀,原始人及南猿等化石逐漸從非洲出土,才強力支持達爾文說法。
但現代人如何散佈至各大洲,目前仍有兩種理論競爭中,其一認為十萬年前智人出現於非洲,再向北至中東,向東進入亞洲,向西進入歐洲,而另一理論則認為早已散佈各地的古智人,經平行演化,均變成現代智人。
不管這兩個理論如何競爭融合,人類從西亞向東亞遷移,然後再向東南亞及北亞散佈,當是較可信的假設,台灣島處於大陸邊緣,冰河時期時,且有陸地相連,因此人類族群如何在史前之海島生活,是很有趣之問題。
研究台灣史前之人類活動,始於日人據台,其原因頗值得探討,一方面日本學者可能接受西方考古學傳統,對原住民社會有興趣,當作「客體」來研究,另一方面清末不但無此類學者,且當時官方專注於防衛台灣,不曾把原住民當「客體」對待,均是可能想到的原因。
現在已發現的遺跡極多,其中一級古蹟四處,二級古蹟二處,三級古蹟五處,使台灣成為研究部落生活、遷徙、交流的好地方,由科博館人?學組主任何傳坤著的這本「台灣史前文化」文字淺易插圖精美,誠為好的入門書及參考書。

獲獎紀錄:

中小學生讀物選介-第23次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叢書.工具書類-0
好書大家讀-第四十六梯次好書大家讀入選書單-知識性讀物組(單冊)-0

圖書館借閱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