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地圖,是忠實呈現?還是一隅之見?尤其在航海技術及測量技術都不甚發達的年代裡。本書蒐集了散落於海內外的八十餘幅中國人所繪製的古地圖,台灣在其中的造型,或似科學怪人、或一分為二,竟可歸納出十幾種;連名稱都一變再變,「彫題國」、「毗舍耶國」都是台灣。圖中的資訊除了提供台灣在該年代的時代切片,作為研究台灣歷史的線索,同時也呈現出古代中國對台灣的理解,以及與台灣的關係。此外,本書還詳細說明古時測繪地圖的各種方式,以及不同年代的地圖內容特色。而光是欣賞這些以山水畫呈現、長相超乎想像的「台灣地圖」,也都可以讓您驚喜連連。
◆專家導讀:鄭元春(國立臺灣博物館副研究員兼植物學組長)
習慣了地理課本裡面的臺灣地圖,再來看明清時期的臺灣古地圖,你一定會忍不住噗哧一笑,大感不可思議;那些形形色色的古地圖,有的造型像月亮,有的像蛞蝓,有的像豆莢,不一而足,最好笑的是像異形。由此可見,隔著一條黑水溝跨海不易,科技輔助工具又不發達的年代,前人面對孤懸海外的臺灣島,只得各自發揮豐富的想像力來描繪;於是形成了百家爭鳴熱鬧是非凡的場景。
翻閱本書,最大的興趣,在於欣賞印刷精美、豐富多樣、極具歷史價值的古地圖;此外,作者旁徵博引的旁白,也極盡導覽本責。我們國小時的國語課本裡,常有看圖說話的習題;瀏覽本書,如同重溫兒時迷惑漸朗的憨趣。加入吧!跟隨作者的引領,就能愜意遊走於古地圖優美的山水線條中,尋找歷史的蛛絲馬跡,多麼詩情畫意!多麼優遊自在!你可以學習藉由圖畫識別:潮汐的漲退;原住民與徒人漢人之間,拓墾的消長;漢番壁壘分明的界圖;橫倒在地的房屋,是為了表示座向….等,彷彿自己也化身為歷史學家了呢!
書裡某些引經據典的文字,會比較艱澀聱牙;但,付出的耐心越大,收獲也會越多,有興趣的成年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