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光陰十帖》收存的正是這多年來,奚淞「以手牽引心,以心推動手」始終無倦的手藝人歷程,其中記述的流逝歲月,一如書中的「光陰」靜物畫,傳遞著一份手藝人靜觀萬物的自得,及了悟世事的澄靜。◆專家導讀:許建崑先生(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注視著窗櫺一角,每天擺上不同的花卉、缽盆、佛像、魚缸,作者奚淞用油彩精心勾勒的靜物畫,如照片,卻又不似,一邊還以文字書寫了歲月的刻痕。我被書中的寧靜肅穆所感動,輕淺而清明的手法,詳實刻畫了光陰的推移。看似隨筆散文,無結構可言。再仔細端詳,十帖文章,加上自序、後記,總共十二篇,首尾呼應,波瀾迭起。
作者自謙為手藝人,先談油畫茶花、毛筆書法、木刻版刻,交代自己的工藝絕活。談論觀音塑像之前,先看見了傳授書畫的柳伯伯,以及勤於女紅織作的母親,那是作者涵泳時期沐浴的慈光呀。而尼泊爾的佛蹟之旅,作者開始親近佛學。第六帖是本書核心,展示了靜物油畫「光陰十帖」。以下三帖,則回溯佛傳油畫的歷史,以及個人創作、傳承的因由。最末一帖,述說《阿含》佛經的譬喻,三十三仞利天晝度樹下的啟發。寧靜而致遠,原來生命與技藝的傳承,可以生生不息。後記中,又有清冽、明亮而溫暖的冬陽照拂,予人無限追味。
獲獎紀錄:
中小學生讀物選介-第23次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人文類-0好書大家讀-第四十六梯次好書大家讀入選書單-非故事文學組(單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