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編織的幸福

  • 出版社: 青林國際
  • 出版日期: 2007/06/14
  • 作  者: 嚴淑女
  • 繪  者: 鍾易真
  • 譯  者:
  • ISBN: 9789866830259
  • 類  型:
  • 適讀對象: 國小中低年級
編織的幸福封面圖

書籍簡介:

書希望將一個即將消失的產業──竹編藝術,其帶給鄉民的不只有經濟的價值,而是農村樸質情感的部分,還有因為編織而傳達的文化、家庭親情間的親密關懷。媽媽從識竹開始教小女孩,鍛鍊其超凡耐心的民間技藝傳承的精神,讓小女孩感受到竹編的愛及對祖業強烈的認同感,因而在她手中持續編織的藝術,讓竹編傳遞的情感延續下去,讓孩子透過圖畫書不僅認識竹編藝術的常識,更體驗到自然的竹林風情和屬於編織的愛與幸福。
故事場景設定在關廟,竹編藝術全盛時期。主角筱竹從在媽媽肚子裡就跟著媽媽清晨到竹林傾聽竹葉的泥喃,感受到竹林給予他們經濟的命脈,就像神一樣守護他們。竹林的清風輕拂著媽媽的肚子,讓她也感受到暖暖的愛。因此從在竹編的搖籃裡,媽媽一邊坐在矮竹凳上編織,一邊用腳搖著搖籃,筱竹就睜大眼睛看著媽媽的手飛快的舞動。慢慢長大,跟著媽媽到竹林中識竹,挖甜甜的竹筍,在竹林中遊戲,媽媽編織童玩(編風車、繞指環等)與她玩耍,因此她從小就愛編織一些小東西。慢慢長大和爸爸、媽媽、哥哥、姊姊一家人和樂融融,聽著廣播,唱著歌,分工合作的編織場景,爸爸截斷長枝仔;媽媽剖竹子、哥哥打底,筱竹負責編織,姊姊修飾。因為對編織的喜愛,筱竹更常用自己的創意編織許多很美、很特別的竹藝品,當其他小孩在玩耍時,她就在大樹下安靜沈浸在的編織幸福中。
隨著竹編漸漸沒落,生活用品被許多塑膠製品取代,村人漸漸放棄竹編的經營。風中聞不到竹香,原本充滿竹編的街道、大樹下……全被塑膠佔據。喜愛編織的筱竹想要找回編織的幸福。有一天她在清晨醒來,強烈感受到竹林寂寞的召喚,她跑到竹林裡,竹林水氣散發,形成流動的晨霧,她閉上眼睛,感受竹林的清風,飄過淡淡的竹香,她靜靜的聆聽竹子成長抽長的聲音,她用母親教她的方法找到最棒的竹子,開始在竹林中不停的編織,將所有想像,風聲,竹香,風景編織成一件件美麗的藝術品,竹林中掛滿編織的小風鈴,叮噹的聲音隨著風飄送到村裡的每個角落。
晚上,當家人和村人循著鈴鐺聲,在竹林中發現筱竹時,她正微笑著躺在竹林裡,身上覆蓋著綠色的竹葉,背後是她用綿密的愛所編織的竹編藝術品,原來用愛編織的竹編竟是如此的美麗。

◆專家導讀:吳幸玲

「編織的幸福」是本土創作的童書,作者是以盧靖枝女士學習竹藝的故事為藍本,期望藉此故事推廣竹編藝術,也讓臺灣的竹編工藝再度展現,這份創作的用心和期許,讓這個故事讀起來格外的有感情。
故事的主角筱竹出生在竹編的家庭,自幼即跟隨母親出入竹林裡,耳濡目染,逐漸愛上編織的手藝,隨著竹編工藝的沒落,筱竹再也感受不到那份沉浸於編織的幸福感。一天她獨自走進竹林,將她對編織和竹林的愛,化為一件美麗的竹編藝術品,也喚起村民的信心,重新找回竹編的未來。
筱竹與母親在竹林裡一邊工作一邊嬉戲的溫馨畫面,全家人聚集門前一起編織的和樂景象,或是筱竹獨自沉浸編織的幸福感受,在畫者細膩的描繪下,都顯得真實而感人。
這則故事隱含著對舊事物的懷念和難捨之情,提醒我們要珍惜傳統的手工技藝,思索該如何延續並賦予傳統藝術新的生命。

獲獎紀錄:

好書大家讀-第五十二梯次好書大家讀入選書單-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單冊)-0
好書大家讀-2007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單冊)-0
中小學生讀物選介-第29次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圖畫書類 -0

圖書館借閱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