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蔡瑞瑩自序對「物理」的著迷,源自於小時候的鄉間探險行動;我觀察到大自然的各種奇妙現象,竟然都能以物理來解釋。經過多年的研究及教學生涯,更加體會到物理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希望藉由本書,引導孩子去觀察大自然的各種物理現象,學習在閱讀當中,培養探索和思考的能力,建立往後學習科學的基礎。
◆專家導讀:張文亮(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當我看完了這本書,輕輕的把書閤起來,我想台灣怎麼會有這樣的一個人,在自己繁重的教學、研究的沈重壓力之下,仍然有時間、有體力、有精神來為孩子們寫這樣的一本書呢?這種對孩子教育的熱忱,不斷地貫穿於這本書的字裡段落間,是閱讀這本書最大的妙趣。
作者是一個科學家,所以內容的呈現井然有序。書中內容分為四個部份:熱與溫度的關係,熱與熱量的關係,熱與冰-水-蒸氣三相的變化,以及熱與傳導。作者是一個大學老師,所以敘述一章之後也出了些題目要讀者「動動腦」,出了實驗,要人「小小體驗」一下,使所讀的內容可以更紮實。這種寫作的風格,完?不像媚俗的流行之作--取悅讀者,而期待物理的知識更成為讀者的認知。
書中內容的呈現,並不像課本直接硬塞給學生,而是帶著歷史的陳訴,娓娓道來,例如寫到十七世紀伽利略用氣體體積的變化來量化熱的改變,十八世紀攝氏與華氏用溫度計來標示熱的高低,十九世紀焦耳用能量的觀念,將熱量更精確的表達出來,歷史成為橫跨科學與文學的橋樑。
孩子們在國中會開始在課本遇到「熱」的內容,許多孩子從此就被燙傷,不再喜歡物理。這本書剛好猶如治療燙傷的寶典,像一瓶燙傷的治療劑,使孩子們在治癒傷口後再往前走,終於知道物理之美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