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千百年來,古代中國的文人生活,遺留了豐富瑰麗的文化遺產,這樣的文化甚至也深深影響了日、韓和台灣。 或許受到六朝玄道隱逸清談的影響,文人思想中發展出一套「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學,同時也化約為一種東方的美學觀,從大量的詩詞書畫,都能感受古代文人生活對大自然的深切親近,甚至也是一種生活主張與期許。又由於文人營造家居生活為園林雅趣,而使庭園、養石、盆栽、插花漸漸也成為各種重要的的生活藝術。 「雪後尋梅,霜前訪菊,雨際護蘭,風外聽竹,固野客之閒情,實文人之深趣。」生活中環繞著自然,幾乎是文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物件,蘇東坡的「無竹令人俗」,更藉植栽襯托主人的氣節風骨與清雅韻致。 由於古人以情感與自然相應,又常移情將筆下植物與自身心性、遭遇相比,因此,每種植物像是孕化出精魂般地,各有各的性格與氣質。除了耳熟能詳的松竹梅的堅忍、虛心、高潔,萱花的忘憂,薔薇的愛戀,牡丹的富貴,你是否想要知道在文人世界裡,千花百卉還具有甚麼樣的性格與意義?詩文中淡淡的一句暗香浮動(寫梅)、千花成簇(寫繡球)、素金染翠(說桂花)、幾樹半天紅似火(寫木棉)、一支紅杏出牆來(說杏花),就那麼令人玩味地直述花兒精神與性情,以詩的韻味與張力引著花的氣味形韻直搗人心。
◆專家導讀:程樹德(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副教授)
大地開始有花卉,是一億多年前的事,那時植物利用風傳播花粉,進行有性生殖,這種花並不美,後來轉由昆蟲傳粉,才開始演化出繽紛多姿的花朵,整個大地漸美化。
而中國是花卉資源頗多之地,似因第四紀冰河期沒完全受冰川覆蓋,被子植物沒被滅絕,因此擁有二萬五千餘種開花植物,約為?世界此?植物的十分之一,算是花卉寶庫。
我國花卉文化發展得早,浙江餘姚的「河姆渡文化」,在七千多年前即有稻穀及花卉的遺跡,插花藝術似起源於夏代之前,西周即有園圃栽植花木,室內培育花木起於漢朝,嫁接技術起於晉代,而用紙窗建溫室,以蒸氣加溫則始於宋朝,足見國人愛花,其來有自。
騷人墨客吟詠花卉,代代皆有,但能將文學、園藝及插花技術融於一爐的人卻是少見,「詩情花意」作者簡錦玲從小愛詩,也熱愛古文學,十八歲始又習花藝,所以能寫出這部獨具創意的著作。
對每種花,她以「文史鉤沈」一節敘花史,以「花詩美學」談詩文及情愫,以「植物小事典」述特徵,再以「花材處理手記」陳花藝,再配以精美圖片,確令愛花及愛詩文者喜愛及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