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福星國小的公共藝術教育推展計畫中,在設置階段時,並沒有讓學童參與創作設計,而是在評選和設置完成後的階段,校方舉辦一連串的活動,包括在評選階段時,針對全校師生舉辦「認識公共藝術」和「閱讀台北公共藝術」的活動;在設置完成階段也舉辦「我與公共藝術」攝影比賽、「我最喜歡的公共藝術」作文比賽和繪畫比賽等競賽活動,讓學生除了認識公共藝術外,也可以親近和認同公共藝術,進而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後續的教育課程中,在五年級的藝術與人文教育課程安排參觀學校附近地區的公共藝術設置,配合繪畫寫生的方式,讓學童去欣賞,感受公共藝術所呈現的美感和蘊含的特質。四年級的藝術與人文教育課程則安排「假設我是藝術家」的單元,進行黏土造型創作,讓學童在聽過藝術家的公共藝術理念解說及參與模型票選活動後,也能夠親身來詮釋和創作自己模擬的公共藝術。
在校長積極推動之下,福星國小的校園公共藝術除了美化環境與提高生活品質外,也讓學童、老師和社區居民能有一個親近藝術的機會,希望能夠藉由學校教育,培養學童欣賞公共藝術的視覺美感和在地特質,進而引發學童對藝術創作的興趣,並可將學校的執行經驗分享給各個學校,作為推動藝術與人文教育的實例教材。